《玉溪市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条例(草案)》已经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第一次审议,为落实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提高立法质量,现向社会公开征求对《玉溪市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
请将意见建议以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玉溪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30日。
通信地址:玉溪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邮编:653100
电话、传真:0877—268578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玉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4年8月30日
玉溪市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加强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传承和展示工业文化,弘扬工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以下简称工业遗产)是指反映易门铜矿工业发展历程、具有历史时代特征和风貌特色,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较高的历史、科技、社会、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
本条例所称的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是指代表工业遗产主要特征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物质遗存包括厂房、车间等生产储运设施,与工业相关的管理和科研场所、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及构筑物和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非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艺、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工业精神等。
第三条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应当充分发挥遗产所有权人的主体作用,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动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统筹领导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易门县人民政府负责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将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市、易门县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监督管理。
易门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国有资产管理、消防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工业遗产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相关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第六条 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科研、科普、教育、捐赠、捐助、公益活动等方式支持、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破坏、损害工业遗产的行为进行劝阻、举报。
第七条 工业遗产的所有权人为工业遗产保护责任人,履行下列保护责任:
(一)划定保护范围;
(二)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持工业遗产格局、结构、样式和风貌特征,确保核心物项不被破坏;
(三)确定专门部门或者专人监测工业遗产的保护状况;
(四)负责工业遗产的防护加固、修缮、保养和维护;
(五)负责安全防范和保卫工作,落实用火用电用水用气等管理规定以及防盗、防自然损坏、防自然灾害等安全措施;
(六)开展日常巡查,维护工业遗产保护设施设备,发现危害工业遗产安全的险情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易门县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报告;
(七)在工业遗产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立标志,明确工业遗产的名称、标识、认定机构名称、认定时间和相关说明;
(八)建立工业遗产档案,记录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的保护、遗存收集、维护修缮、发展利用、资助支持等情况,收藏相关资料并存档;
(九)在工业遗产区域内设立相应的展陈设施,开展宣传;
(十)按照规定提交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年度报告;
(十一)市、易门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保护责任。
工业遗产所有权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对保护责任有书面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八条 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的建筑在符合保护要求,以及符合结构安全、消防、环保等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扩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但其外观、高度、体量、色调、建筑风格等应当与工业遗产的周围环境、历史风貌相协调。
确需在工业遗产保护范围内实施建设项目的,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建设方案前,应当征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意见。
第九条 鼓励和支持利用工业遗产开展下列活动:
(一)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开展文艺作品创作、展览、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挖掘、诠释、展示、宣传易门铜矿工业文化价值,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工业精神,促进工业文化繁荣发展;
(二)培育工业文化研学实践基地(营地)、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
(三)建设工业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影视基地、露营地、康养基地、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等;
(四)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美丽乡村休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旅游项目和线路;
(五)开展工业遗产学术研究,提升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水平;
(六)其他有利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活动。
第十条 禁止下列破坏或者损害工业遗产的行为:
(一)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拆除工业遗产标识和其他工业遗产保护设施;
(二)在工业遗产或者保护设施上涂污、刻划、张贴、攀爬;
(三)损毁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工业遗产;
(四)其他破坏或者损害工业遗产的行为。
第十一条 易门县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工业遗产保护责任人划定保护范围,会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国有资产管理、消防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第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易门县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拆除工业遗产标识和其他工业遗产保护设施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在工业遗产或者保护设施上涂污、刻划、张贴、攀爬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损毁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工业遗产的,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对法律责任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玉溪市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条例(草案)》已经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第一次审议,为落实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提高立法质量,现向社会公开征求对《玉溪市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
请将意见建议以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玉溪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30日。
通信地址:玉溪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邮编:653100
电话、传真:0877—268578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玉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4年8月30日
玉溪市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
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加强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传承和展示工业文化,弘扬工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以下简称工业遗产)是指反映易门铜矿工业发展历程、具有历史时代特征和风貌特色,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较高的历史、科技、社会、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
本条例所称的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是指代表工业遗产主要特征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物质遗存包括厂房、车间等生产储运设施,与工业相关的管理和科研场所、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及构筑物和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非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艺、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工业精神等。
第三条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应当充分发挥遗产所有权人的主体作用,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动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统筹领导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易门县人民政府负责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将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市、易门县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监督管理。
易门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国有资产管理、消防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工业遗产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相关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第六条 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科研、科普、教育、捐赠、捐助、公益活动等方式支持、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破坏、损害工业遗产的行为进行劝阻、举报。
第七条 工业遗产的所有权人为工业遗产保护责任人,履行下列保护责任:
(一)划定保护范围;
(二)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持工业遗产格局、结构、样式和风貌特征,确保核心物项不被破坏;
(三)确定专门部门或者专人监测工业遗产的保护状况;
(四)负责工业遗产的防护加固、修缮、保养和维护;
(五)负责安全防范和保卫工作,落实用火用电用水用气等管理规定以及防盗、防自然损坏、防自然灾害等安全措施;
(六)开展日常巡查,维护工业遗产保护设施设备,发现危害工业遗产安全的险情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易门县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报告;
(七)在工业遗产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立标志,明确工业遗产的名称、标识、认定机构名称、认定时间和相关说明;
(八)建立工业遗产档案,记录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的保护、遗存收集、维护修缮、发展利用、资助支持等情况,收藏相关资料并存档;
(九)在工业遗产区域内设立相应的展陈设施,开展宣传;
(十)按照规定提交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年度报告;
(十一)市、易门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保护责任。
工业遗产所有权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对保护责任有书面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八条 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的建筑在符合保护要求,以及符合结构安全、消防、环保等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扩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但其外观、高度、体量、色调、建筑风格等应当与工业遗产的周围环境、历史风貌相协调。
确需在工业遗产保护范围内实施建设项目的,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建设方案前,应当征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意见。
第九条 鼓励和支持利用工业遗产开展下列活动:
(一)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开展文艺作品创作、展览、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挖掘、诠释、展示、宣传易门铜矿工业文化价值,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工业精神,促进工业文化繁荣发展;
(二)培育工业文化研学实践基地(营地)、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
(三)建设工业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影视基地、露营地、康养基地、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等;
(四)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美丽乡村休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旅游项目和线路;
(五)开展工业遗产学术研究,提升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水平;
(六)其他有利于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活动。
第十条 禁止下列破坏或者损害工业遗产的行为:
(一)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拆除工业遗产标识和其他工业遗产保护设施;
(二)在工业遗产或者保护设施上涂污、刻划、张贴、攀爬;
(三)损毁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工业遗产;
(四)其他破坏或者损害工业遗产的行为。
第十一条 易门县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工业遗产保护责任人划定保护范围,会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国有资产管理、消防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第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易门县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拆除工业遗产标识和其他工业遗产保护设施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在工业遗产或者保护设施上涂污、刻划、张贴、攀爬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损毁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工业遗产的,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对法律责任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